全球进入森林大火爆发期 我国将投资28.08亿元用于防火

发布时间: 2023-04-14 22:51:2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韩琳 | 责任编辑: 韩得尔

中国网讯(记者韩琳)  “2023年,将安排森林草原防火中央预算内投资28.08亿元,组织实施各类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4个;建设防火隔离带约850公里,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约1660公里;维护防火隔离带约5260公里,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约3.6万公里。”4月13日,国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司二级巡视员刘跃祥对记者说,今春以来,我国大部气温偏高,多地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较高,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复杂,国家林草局将推出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昨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2023年第二季度例行发布会,刘跃祥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国家林草局推出的森林草原防火措施。

刘跃祥说,据气象部门预测,春季前期西南和华北、东南林区火险等级高,春季至初夏高火险区域总体呈现由南向北叠加分布,东北、内蒙古林区火险等级逐步抬升,总体防火形势比较严峻。主要体现为,全球天气持续变暖,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呈现多发并发态势,全球已进入新一轮森林大火爆发期。《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最暖的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气温持续升高,发生极端天气的可能和频率大幅增加且精准预测十分困难。其次,我国有漫长的陆地边境线,中俄、中蒙、中哈、中朝、中印、中越、中缅等边境一线外方森林草原火灾时常威胁我方安全。如近期发生的蒙古国边境草原火灾。

刘跃祥表示,针对当前春防形势,国家林草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及时动员部署。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抓好动员部署,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思想发动到位、因险施策到位、各项准备到位。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聚焦清明、春耕、五一假期等阶段性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火宣传,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防火宣传“五进”,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提升全民防火意识。

二是压实各级责任。充分运用好林长制这个指挥棒,及时向所属林长通报火情,针对火灾多发地适时向林长发提示函,向火险形势严峻的地方林长发建议函,推动压实属地责任。加快落实《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健全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对火灾多发地区进行明察暗访,压实森林草原防火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组织开展防火专业知识培训,分层次、分步骤完成换届后地方政府和林草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火灾防控能力水平。

三是强化监测预警。落实“积极防范部署”要求,组织开展火险形势研判,提早预测趋势变化。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飞机巡护、高山瞭望、视频监控、地面巡查等手段,及时发现火情。深化林草防火网络感知系统应用,推进雷击火防控技术在四川凉山、新疆阿尔泰、河北塞罕坝等地应用。积极发挥林草部门2.3万余个林业工作站、200余万名生态护林员作用,开展防火巡护、化解火灾风险。

四是加强隐患排查整治。联合国家森防办、应急部、公安部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包片蹲点工作,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段,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地督查,督促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逐级建立火灾隐患台账,实行对账销号管理。截至目前,我局共派出18个工作组81人次,赴18个省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包片蹲点工作,累计开展包片蹲点148天,走访73个市、137个县(区)、339个基层单位,发现并指出隐患问题105个。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计划安排转移支付森林草原防火补助资金8亿元,积极推进以水灭火,优化林区蓄水池、停机坪、防火道路、阻隔系统等基础设施布局。支持重点林区引进大型灭火飞机、配备全道路运兵车、高压水泵等先进装备,稳步提升实战能力。加强物资储备管理,满足地方防火救灾需求。

六是值班值守到位。春防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全面掌握本地区林情、社情和火情动态,做到情况清楚、调度及时,确保火情信息畅通、火灾处置及时高效。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