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中外携手共绘新篇章
【前言】1961年4月12日,是尤里·加加林首次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为造福全人类的空间探索开创了新的途径。2011年4月7日,联大通过决议,将4月12日定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回首2024年】
去年,世界载人航天领域共开展19次发射任务,包括9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10次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其中,中国神舟飞船开展2次载人任务,天舟飞船开展2次货运任务。
我们先回顾一下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的历次任务。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
神十八乘组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三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走出问天阁。
【神舟十七号返回任务】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神十九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右一)、 宋令东(中 )、王浩泽(左一)在出征仪式上。
【神舟十八号返回任务】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天舟七号发射任务】
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天舟八号发射任务】
天舟八号为在轨航天员送去“年货”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
神舟十六号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与媒体记者交流。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从太空返回两个月后,在中国航天员中心与记者见面。
【展望2025】
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实施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
从外部环境看,按计划实施载人航天任务,彰显了我国作为全球少数常年保持航天员在轨飞行国家的卓越实力。
三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既得益于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更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自2010年立项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终秉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全人类共享航天发展成果,主动开放空间站合作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巴基斯坦太空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达成合作协议,将全面支持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工作,并适时安排其与中国航天员共同执行空间站短期飞行任务。
与此同时,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正按计划稳步推进,确保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的宏伟目标。
作为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新兴力量,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各国携手探索浩瀚宇宙。
展望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必将稳步前行,为人类空间探索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