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圆明园遗址 中国网图片库 乔华/摄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也称“夏宫”。清朝时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参观圆明园之后将其称作“万园之园”。
繁荣期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最初是康熙赐给胤禛的。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衰落期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法士兵冲入手持火把,大火连烧了3天,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尤以英国和法国最多,这场人类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