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新闻栏目

内蒙古草原出土的1500年前北魏贵族漆棺开棺[组图]

时间: 2014-03-10来源: 人民网责编: 张琳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9日电(记者勿日汗)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出土的、距今1500年前北魏时期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贵族漆棺,8日在锡林浩特市开棺,目前墓主人身份、性别还未确定。

  记者在现场看到,木棺木质为松木,外表面涂有黑色漆,木棺斜长2.7米、头部高1.4米、头部宽1.2米。棺头处覆盖一层丝绸,木棺装饰有鎏金泡钉数枚,木棺头部及脚部分别绘有人物等彩绘,人物形象具有鲜卑民族特征。棺板外延部分腐朽较为严重,主要集中在棺盖四个边沿处,但整体保存完好。

  内棺内是单人葬,墓主人仰身平躺,其尸骨上缠裹着大量发黄的丝织品。墓主人头戴金属头箍,面部缠裹丝织品,脖子戴着项圈,腰部环着腰带,脚蹬皮毛靴子,棺内还发现刀剑,性别和身份目前还未确定。漆棺下层还发现一些陶器。

  据文物专家初步认定:此棺的时代为距今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但具体属于哪一民族还待最后确认。墓葬内除了一具漆棺,还发现陶罐4件、铁灯3件、青铜龙首仪仗钩8件。

  出土漆棺的墓葬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墓葬地表没有遗留任何明显遗迹,未见耳室或壁龛,墓室上方推测为穹庐顶,这是鲜卑民族实行密葬的丧葬习俗的具体表现。从墓葬的分布情况、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遗物看,此墓地应属一处家族墓葬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安泳锝说,这一墓葬区是北魏时期在北方草原地区遗存的重要贵族墓地,在内蒙古为首次发现,抢救保护的漆木棺,保存相对较完整,未曾开启,其完整程度在国内同时期北魏墓葬中较为罕见。漆木棺和丝织品等文物的出土,对研究北魏时期的丧葬习俗、服饰装备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这一北魏墓葬群,于2013年10月中旬被犯罪分子盗掘时,由当地马背文物保护队及时发现并上报,才幸免被盗。当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和锡林郭勒盟的文物部门,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下,及时将墓内漆棺抢救运回。

1   2   3   下一页  


跳转到

 

/ 3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