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新闻栏目

中国版“老人与海”讲述中华鲟命运拐点[组图]

发布时间: 2014-09-25 16:30:3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佳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2003年10月9日,两头重达300多公斤左右的野生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被捕捞起水。据称这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次围捕中华鲟行动。捕捞行动从10月8日开始,长江水产研究所共组织了30条小渔船进行捕捞。10月9日上午8时40分,第一条中华鲟打捞上岸,这条鱼长2.36米,重280公斤。上午11时10分,第二条野生中华鲟捕捞起水,这条中华鲟长3.37米,重达300多公斤。两头中华鲟均为25岁左右的雌鱼,为乳白色。此时,正是野生中华鲟回游产卵时节,为保证野生中华鲟种群数量,提高野生中华鲟卵和母体的成活力,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派出科考一号船组织了这次捕捞行动。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德国介绍:目前,我国人工中华鲟繁育技术尚未过关,家养中华鲟不能繁育,中华鲟繁育必须依赖野生中华鲟。但多数母体产卵后死亡,这次捕捞主要是进行鲟卵活性研究和母体存活保障研究。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高勇介绍,80年代的科研捕捞指标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两家机构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错。2000年后,两家每年加起来也只能捕捞二三十尾。图片作者:高宝燕/CFP

 

    野生中华鲟数量的锐减

    “那年,宜昌的大街上,常见到用板车拖着中华鲟的。中华鲟捕捞量大幅增长,捕杀了近2000余尾。” 危起伟说。

    无度的捕杀使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急剧滑坡。危起伟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1983年国家禁止对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只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科研捕捞。

    然而野生中华鲟数量的锐减,让科研捕捞的指标都无法完成。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高勇介绍,80年代的科研捕捞指标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两家机构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错。2000年后,两家每年加起来也只能捕捞二三十尾。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捞就此叫停。

    尽管新的产卵场形成,国家也出台一系列保护措施,但仍没能挽回中华鲟的数量的骤减。一些中华鲟在到达产卵场前,就已遭遇意外。洄游到产卵场的1600多公里的遥远路途,是通航能力不断扩张的长江黄金水道,中华鲟要躲避如织的船舶和密布的网钩。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常常收到误捕误伤中华鲟的报告。

    课题组助理研究员王成友2007年曾救治了一尾受伤雌性中华鲟,并做了超声波标记。2009年,沿岸监测站发现这条中华鲟的信号,大概在铜陵,距离长江口513公里的江段。“它回来产卵了,这太让人兴奋了,”王成友说。

    监测到信号不断向上游移动,它到了武汉,距离产卵场越来越近。“但就在岳阳,失去信号。”王成友说。后来渔政部门打来电话,这条鱼被渔民误捕,等王成友赶到时,大鱼已死。

    “误伤误捕的鲟中有一半都会死亡。”王成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都有三十至四十尾因此致死;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种群数量的减少,意外死亡的数量降低到每年十几尾;最近十年,每年大约五六尾意外死亡。与这一数据相对比的是,目前野生繁殖群体估算只有57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到

 

/ 10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