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8日讯 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和亚太日报承办的“2015年自贸区论坛”于今日(5月8日)在深圳前海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金融、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世界自由贸易区协会主席格兰姆·马瑟等来自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自贸区建设的投资管理体制创新、贸易便利化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政府职能创新等中心议题进行了务实深入的讨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了大会发言,对加快中国自贸区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以下是陈经纬主席发言全文: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今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前海举行“2015自贸区论坛”,意义十分重大。论坛围绕自贸区建设的投资管理体制创新、贸易便利化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政府职能创新等中心议题进行务实深入的探讨,在此,我想就“加快中国自贸区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问题谈点看法和建议,供各位参考。
一、要以当年兴办中国经济特区的勇气和魄力,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年兴办四大经济特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了历史的功勋,若不搞深圳等经济特区,绝不会有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局面。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为什么中央政府决定又要创办自由贸易试验区呢?我个人理解,这是新形势下兴办的“新的高水平经济特区”。
一是现阶段中国深层改革的现实需要。我提醒大家注意,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去视察福建自贸区时明确表示,“设立自贸区的初衷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要通过开放跨境金融业务,倒逼内地融资成本降低。”在李克强总理作出上述表态前,一名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通过这里从国外银行借款的成本仅为4%,低于央行贷款基准利率1.35个百分比。总理的话,向我们特别是国内金融系统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国有银行必须改革!以上仅仅是自贸区与深层改革的一个小例子。从总体改革上说,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就是中央创办自贸区的目的。
二是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和经济走势变化的战略选择。自贸区是国家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在自贸区相对可控范围内,推进投资管理和服务业开放的试点改革,探索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发展机制,逐步形成应对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的缓冲区和示范区。在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如不主动去适应、去应对,必然吃亏、落后,最终是被动、挨打,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创办自贸区的意义所在。可以肯定,四大自贸区的设立将在国家未来参与新一轮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和融入国际贸易新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贸易发展积累先行先试的经验。
加快自贸区建设,仍然要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我这里引用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话,他说:“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提出改革举措当然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也提出要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对于创办自贸区显得更加紧迫和突出。不然,许多时光和机会一旦被耽误,坐失良机,我们就会拉大与世界经济的差距,真后悔莫及!
二、自贸区建设要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相对接
最近,国务院关于建立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深化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文件,对上述四个自贸区做了明确的“定位”,即广东立足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天津立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上海继续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担当先行者,可以说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四个自贸区所在省市都处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上,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直接的关系,自贸区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举措,二者一定要对接好,使之相互促进、取得共赢。必须看到,对接是多领域、全方位的,但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当前要特别突出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