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戴明盟驾驶100号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阻拦着舰。钟魁润 摄
挺立潮头的执行人
上舰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歼-15之所以称为“飞鲨”,就在于其具备全空域和全海域作战能力。作为首位“驯鲨人”,戴明盟自觉开启了成批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艰难探索。
成立飞行教员组、制订方案、编写大纲、整理教材、讲授理论、模拟器带飞……他不仅要当好刀尖上的舞者,更要当好刀尖上的领舞者;他不仅要做王牌飞行员,还要带出一个王牌飞行员队伍。
戴明盟的工作常态是这样的:
白天,除了上天试飞,还要给新飞行员讲课,进行模拟器带飞;晚上,他对新飞行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评,一个细节要反复抠上几十遍。
夜以继日,周而复始。
戴明盟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作为“过来人”,他更明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培养刻不容缓。
在一次围绕舰载机新飞行员训练方法的讨论中,深思熟虑后,戴明盟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想法一旦实现,可以节省培养时间。但当时歼-15还在试飞验证阶段,有人说这样做太危险了。
“我是试飞员,技术上的风险我来解决!”戴明盟坚定如山。
经过大量的验证,戴明盟的提议被采纳。新飞行员培养周期被缩短。
2014年,戴明盟全程参与指导新飞行员飞行训练各阶段,成功实现了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工作“探索、实践、突破”的三级跳,完成了由试飞模式向训练模式新突破。
目前,在戴明盟的带领下,部队已初步总结出一套先进的飞行训练理念、一套科学的上舰培训模式、一套高效的综合保障机制,宣示着中国海军一条舰载机飞行员的“生产线”已初步生成。
这还不是终点,模式还需要不断更新、效率还需要不断提高。
戴明盟说:“这支部队要打造成拥有全新理念、作战方式、训练方式、部队面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航空兵部队。在我们这一代人,这支部队会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工作之外的戴明盟爱打篮球和健身。他说:“我的飞行时间已经不多了,把身体素质锻炼好,才能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工作状态。”(新华网 记者 王婷、吴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