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春节将至著名艺术家赴北京大栅栏老街区写春联、送温暖[组图]

发布时间: 2016-01-26 11:40:4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赵娜  |  责任编辑: 赵娜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2016年1月24日,中国篆刻艺术院部分研究员和著名艺术家赴北京大栅栏老街区走访老街老巷、慰问老街坊、老市民活动。骆芃芃院长向当地居民赠送春联。

2016年1月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委共同举办了中国篆刻艺术院部分研究员和著名艺术家赴北京大栅栏老街区走访老街老巷、慰问老街坊、老市民活动。中国篆刻艺术院组织的艺术家与西城区委组织的艺术家一起,深入大栅栏社区,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体验传统的街区民俗文化,为街区居民写春联、贴春联、“送温暖”。活动的举办,旨在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贯彻和落实文艺创作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想百姓所想,知百姓所知,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针的具体实践。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尹海龙、冯宝麟、洪亮,特邀艺术家刘楣洪、谢小毛,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人员吴义达、曲学朋、韩昊、王盛贞、康颖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生杜延平、逯国平、李立山、祖京强、孙长铭等。西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都伟,区委常委王旭,区文联党组书记汪帮宏,区文联常务副主席杨海森,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谢静,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田静,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志忠等各级领导也参加了本次活动。西城区委也组织了一批艺术家参加此次活动,他们是区书协代表冷万里、赵增福等。

在活动的开场仪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骆芃芃院长致辞,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旨以及本次活动的创新意义。她说:我们居住的北京城,养育并伴随着我们成长,北京老街、老巷的市民就是我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我们不仅仅相亲相助,还应该体验和关注这些亲人们的生活和期望。大栅栏地区的老街区曾经并且目前仍然是老北京城民俗文化的中心,是北京人文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走访这些老街巷,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北京城,我们的老市民、老百姓、老街坊。这次我们带来的春联,发挥并体现了中国篆刻艺术院艺术家们的艺术特长,不仅挥毫写下喜气洋洋的新春寄语,并且还在对联上放置一枚大吉语印,如“丙申大吉”、“金猴献瑞”等。这些大印章为春联的形式增添了新的光彩。

西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都伟在仪式上讲话,对中国篆刻艺术院艺术家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栅栏地区的民俗文化现状进行了讲述。

为了让活动的设想落在实处,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艺术之美,在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里过好节,中国篆刻艺术院除了组织艺术家现场挥毫书写春联外,还提前准备了200多付春联和大印吉语分发给街区居民。

中国篆刻艺术院是目前中国第一家以篆刻艺术研究和创作为核心的院体机构,隶属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拥有着众多的海内外知名、享誉当下的篆刻大师和著名学者;2007年和2015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相继设立了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点和博士点,目前已有六届毕业生和多名中国篆刻艺术硕士;自成立以来,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了许多大型的篆刻艺术展,这些展览以超前的理念,新颖的设计开创了中国篆刻艺术展览展示方式的新形式,引领了时代的审美取向,并在业界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篆刻艺术院目前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和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金石篆刻”的申报单位和传承保护单位。

北京的大栅栏地区,至今保留着很多老街区、老建筑,它们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着老北京的人文历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国篆刻艺术院和西城区委联合举办的这次新形式的“双扎根”活动,不仅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送入街区,而且要把基层民间有益于创作的“元素”取回来,使活动的意义和实效更加显著。

1   2   3   4   5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