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拳,永远打不完子弹的机枪,钟表匠,以及那句浪漫的暗号: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要来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的出现,对持续十年观看样板戏,甚至连样板戏都看不到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颗“炸弹”。
彼时正是“文革”接近尾声的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放映,万人空巷。因中国观众数量庞大、观看次数多,它成为史上最受关注的战争片之一。
有一群幸运的配音和翻译人员,在接受了整整三年的干校劳动之后,提前接触到了这部电影,然后无一例外地,被这个来自南斯拉夫的“炸弹”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