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导演许鞍华:我与香港七十年[组图]

发布时间: 2017-06-06 07:55:23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佳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许鞍华走在香港街头(2017年4月24日摄)。白衬衫,黑色马甲背心裙,标志性的短发,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步履轻盈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很难相信她正迎来自己70岁的“古稀之年”。应记者之约,她以一位香港普通人的视角,在回首自幼在香港成长、发展经历的同时,也以她作为电影人的敏锐、细致的观察,体悟到香港社会细微的变化和起承转合的心理磨砺。新华社记者秦晴 摄

 

新华社香港6月5日电(记者闵捷 陈键兴)白衬衫,黑色马甲背心裙,标志性的短发,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步履轻盈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很难相信她正迎来自己70岁的“古稀之年”。应记者之约,她以一位香港普通人的视角,在回首自幼在香港成长、发展经历的同时,也以她作为电影人的敏锐、细致的观察,体悟到香港社会细微的变化和起承转合的心理磨砺。

家住北角:从“小上海”到“小福建”

北角位于香港岛东区最北端,在百年多次填海工事之前本是一个海角,也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在那里生活了60多年的许鞍华认为,北角的生活变化并不大。在她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角住了很多上海人,家附近的“上海三六九菜馆”是许鞍华和家人常去的餐馆。这些上海人大多于上世纪40年代末由内地来港,在北角落脚后便在当地开办起了理发店、餐馆、商店、洋服店,以及大上海式的夜总会和娱乐场所,故得名“小上海”。

许鞍华回忆说,后来身边的福建人越来越多,而上海人则少了许多,逐渐地“小上海”就变成了“小福建”,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四十间”。上世纪20年代南洋福建富商郭春秧在北角建了一排40间相连的楼房,所以香港老一辈将春秧街称之为“四十间”。作为移民城市的香港,近百年来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而北角作为最早新移民的落脚点之一,其发展与变迁颇具代表性。

许鞍华幼时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祖父教她古典诗词,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方面对她影响深远。但他坚持让许鞍华入读英文学校——港岛著名女校圣保禄学校。在祖父的辅导下,六年级时许鞍华已经读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可是,令许鞍华感到困惑的是,中文在学校里是第二语言,课本大都是英文书,书里的公共汽车、老师教的英式下午茶,在生活里见不到,书本与生活的脱节是童年时代的她一直感到矛盾的地方。

“即便是中文课,念的和原来的发音也不一样,用广东话的发音朗读中文感觉很奇怪。”许鞍华说,一入学就感受到语言的分裂,是困扰她童年的另一个矛盾。

许鞍华作为一个小女孩所感受到的这些困惑,在当年香港具有普遍性,正是当年殖民化教育带来的弊端。正如香港社会学专家周永新在《回首香港七十年》中所指出的,香港殖民地政府以英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把市民所用的母语排斥在官方语言之外,致使教育制度遭到扭曲,学生学习障碍重重,市民无法与政府沟通,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1972年,许鞍华在香港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前往英国伦敦国际电影学院攻读电影课程。1975年回到香港,她担任著名导演胡金铨的助手,后进入无线电视台当编导拍纪录片,并拍过3集《狮子山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一批深受英美电影流行趋势影响的年轻导演,创作了一批“香港新浪潮电影”。许鞍华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拍摄了《疯劫》《撞到正》《投奔怒海》等,使她在初涉影坛之际就崭露头角,为其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   2   3   4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