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窝里铺出的致富路 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助力越西脱贫

越西县有机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蛋鸡养殖项目拟建设3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及饲料加工厂、蛋品恒温储存室、有机肥厂、无害化处理工厂等配套设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整套蛋禽养殖系统目前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其中粪污处理系统采用德国进口装备,粪污处理达到污染物零排放。 ...... [详细阅读]

承载大凉山脱贫致富梦的“5G脱贫果”

越西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示范园区项目是由广东佛山南海对口帮扶越西参与援建,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农业和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高标准矮化密植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基地。 ...... [详细阅读]

从“海子包包”到“结盟新寨”看传承彝海结盟精神的小山村巨变

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结盟新寨位于冕宁县东北部,距冕宁县城23公里。当年,彝海的一汪碧波见证了昔年红军将领与彝族头人“歃血为盟”的传奇佳话,今天,它又见证了彝海人民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结盟精神,大力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奔康的“圆梦之旅”。 ...... [详细阅读]

走出大山住进幸福楼 越西城北感恩社区助力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在距离越西县城不远的易地扶贫搬迁城北集中安置小区是越西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并且有一个很温暖的名字——城北感恩社区。社区于2018年4月动工建设,2019年10月底全面建成并完成入住。社区占地253亩,集中安置17个乡镇3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1户6660人。 ...... [详细阅读]

扎西平措:彝族村落里的康巴“第一书记”

贵州湄潭 发展茶旅文化 打造美丽乡村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这里有生态茶园60万亩,是贵州第一茶县。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茶产业,在此基础上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农村交通,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成效显著。 ...... [详细阅读]

吉林汪清县“小木耳”作“大文章” 完整产业链铺就脱贫路

近年来,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凭借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和废弃料治理等为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铺设了一条康庄的脱贫之路。 ...... [详细阅读]

易地搬迁全村脱贫 吉林白城乌兰花镇闯出“陆家模式”

7月4日中午,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庄村村民许卫和叶朝珍夫妇在家中休息,宽敞整洁的楼房、明亮的窗户、光洁的地板和玻璃茶几,让人难以想象,几年前,他们只是一家仅靠务农为生贫困村户。叶朝珍告诉记者,他们村现在全部住在和城里人一样的楼房里,大伙在2017年就实现了整村搬迁,全村脱贫。他们村的脱贫经验也被称为有名的“陆家模式”在整个通榆县乌兰花镇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村落整体搬进了社区楼,走上了城镇化道路。 ...... [详细阅读]

退伍女兵回乡办起合作社 带领村民“石头缝”里种金瓜

2008年,在外当兵5年退伍回乡的翟政娇看到家乡依旧一片贫困景象,干旱的土地荒芜,青壮年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大批妇女儿童留守,还有不少残疾人家庭贫困。她决心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在尝试过粮食购销、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等各种方式后,直到2010年,她才靠养羊捞到人生第一桶金。 翟政娇和丈夫随即成立景泰一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当地家庭困难的村民一起加入,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 [详细阅读]

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八“技”过海各显神通

8月11日,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开幕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此次大赛是我国第一次围绕扶贫主题专门举办的职业技能赛事,参赛选手全部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也是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 [详细阅读]

砥砺奋进脱贫攻坚 藏族大妈尼玛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故事

2016年西藏全区财政民生领域投入达到1266亿元,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等"十项提升"工程。当年,共完成了7.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53岁的尼玛大娘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 [详细阅读]

四川凉山:大病之后的脱贫路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改变了四川省凉山州这个彝族贫困家庭的生活,“治疗“还是“放弃”是他们曾经面临的艰难抉择……如今,病人逐渐痊愈,这家人的脱贫之路将继续前行。 ...... [详细阅读]

80后返乡创业网上卖山货 350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市青川县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拥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农特产,也成为了青川的一张名片。1988年出生的赵海伶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在网上销售家乡土特产。来自青川的土特产正在通过网络走出四川,销往全国。 ...... [详细阅读]

羌寨里的“致富经”: 特色文化旅游走出致富路

四川绵阳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羌族人口占95%以上,被称为“平武羌乡第一寨”。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牛飞村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而如今,浴火重生的牛飞村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汶川地震后打造的牛飞村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也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惠民项目。 ...... [详细阅读]

“土圪垯”上刨“金珠” 小米种出脱贫路

沁县是山西少数没有煤炭资源的几个县之一,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本土企业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带领本地农民,深挖本县特产“沁州黄”小米的品牌价值,采用“公司基地 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该县161个村庄15000多农户种植50000多亩沁州黄谷子,大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种植收入,也使沁州黄小米产业成为带动当地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