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用数据打仗的“电磁战士”——记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

发布时间: 2015-07-13 15:18:3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裴希婷 吴旭 李强 张能华 郝嘉  |  责任编辑: 裴希婷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技术人员开展装备电磁兼容和频谱特性检测。摄影 宋吉河 郝嘉

20万组数据铺设的“航道”

前些年,由于无人机与其他系统存在频率冲突,出现失联失控现象。为此,上级下达通知,要求仿真室在3个月内为总部规划无人机频率提供科学依据。

博士毕业刚满2年的周宁担任课题组长,带领4名闯劲十足的“80后”,历经8次大的联调联试,6480余次实验,终于用162张图表、203148组数据,为无人机铺设出一条条“数据航道”。

“这个责任贯穿始终,武器装备从立项研制到部署运用全过程都涉及到频谱管理问题。立项论证需要审核用频参数,领取‘准生证’;研制定型需要认证频谱参数,颁发‘出生证’;批量生产需要抽检频谱参数,发放‘健康证’。而这些参数都需要我们仿真室来测试、分析和验证!”高工胡莉琼说。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军大批用频武器装备成体系走向战场,仿真室承担的检测任务骤然增加。但他们依然保持着“精测每一个数据、实报每一组数字”的工作信条,依然秉承着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神。

这一年,我军某通信指挥装备系统即将定型。这一系统集成了短波、微波、卫星等30余型电子信息装备,空间有限,容易自扰互扰,急需仿真室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系统电磁兼容检测。

为了测得真实、准确,检测组成员拿出小米堆里挑沙粒的劲头,放弃风雨无碍的室内场地,分头带着设备天天往野外跑,检测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性能。人员轮班,仪器不歇。白天晚上连轴转地忙活了100多天,先后排查出部分设备易受干扰、电磁发射超标等200多个用频隐患,并逐一开出“药方”,帮助装备顺利定型投产。

正是凭着这种劲头,仿真室成立以来,仅保障通指装备定型,就先后高质量完成了数百项测试任务,把住了电磁频谱“数据关”,让新装备战斗力“满格”走向了战场。

这是一项事关备战打仗而又极为繁琐复杂的工作。为优选规则制定方法,他们查阅海量资料,反复实验验证。

为在一些细节上达成共识,鄢余武博士牵头的课题组不厌其烦,一次次与用频部队协调沟通。

为采集精准数据,博士卢西义带领课题组,上高山、下海岛,深入我军几十个用频阵地,将我军武器装备的频谱实测数据收入库中,先后采集汇总了400余型武器装备的频谱参数,通过精细化仿真实验分析,编制了3大类、80余种武器装备的用频规则,源源不断的频谱数据汇聚成部队备战打仗的科学依据。

目前,这个“规则库”还在不断扩容完善,越来越多的部队遂行作战、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频谱使用将“有章可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题图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