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云门舞集《稻禾》即将亮相2017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组图]

发布时间: 2017-09-12 10:49:0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桢珂 | 责任编辑: 刘桢珂

9月11日,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林怀民现身国家大剧院,为即将上演的这部《稻禾》预热,分享创作《稻禾》的台前幕后故事。国家大剧院供图 高尚摄影

中国网讯 由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林怀民于2013年编创的舞作《稻禾》,即将于2017112日至5日亮相2017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献礼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十周年。911日,林怀民现身国家大剧院,为即将上演的这部《稻禾》预热,分享创作《稻禾》的台前幕后故事。

2009年以一部飘逸灵动不失现代意识的《行草》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云门舞集就与国家大剧院结下不解之缘。2011年《流浪者之歌》、2013年《九歌》、2014年《松烟》以及2016年《水月》,林怀民有计划、有步调地甄选带到国家大剧院的每个舞作,并在2012年至2015年间,让云门舞集二团以《云门新声》《断章》《来》等舞作来展现云门舞集的艺术传承与鲜活未来。此次林怀民特地选择《稻禾》这部曾为庆祝云门舞集四十周年而创的献礼之作,为国家大剧院十周年庆生。

林怀民说:“我有‘稻米情节’。七零年代的《薪传》徒手‘插秧’。九零年代的《流浪者之歌》真米登场。远兜远转,云门四十岁,我竟然又回到稻田。” 为筹备舞作《稻禾》,林怀民特意选择台湾池上稻米达人叶云忠先生的田,请摄影家张皓然以两年的时间,多次到池上驻点,记录一方稻田的生命周期:从初秧,结穗,收割,焚田,到春水重新灌满田地。这些美丽非凡的实景影像,被影像设计王奕盛以全景和特写交织投射在舞台的天幕与地板上,营造出夺人魂魄的舞蹈空间。王奕盛也因《稻禾》收获2014英国剧场影像设计“光明骑士奖”。辽远而稳定的台湾客家古调,西方歌剧高昂的咏叹调,池上本地录制的稻浪风涛,雷鸣雨声,共同成就了《稻禾》的音乐环境。在《稻禾》中,云门舞者仍旧以多年修习的内家拳与太极导引的身法呈现当代舞步,以对自己身体的高度掌控,来诉说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为演出《稻禾》,林怀民曾组织舞者亲赴池上稻田,与土地亲密接触,在稻田里参与农民生产劳作,舞者也将这份独特的体验融汇于舞蹈创作中,格外地贴切踏实。林怀民讲:“种田的故事池上的朋友已经说得很好,《稻禾》不走写实路线。”林怀民将泥土,花粉,榖实,风,水,火这些自然界的因素为题入舞,诉说稻米的生命周期,也委婉喻示人生。

2013《稻禾》在台北首演,并于两厅院艺文广场及台湾七个县市文化中心,同步进行实况转播。演出结束,林怀民率领舞者到广场上,向席地而坐的两万观众致谢,并邀请大家合力展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两幅巨型红色布幔,为台湾祈福。林怀民更是带着舞者和舞作《稻禾》,回到给予他无限灵感的池上田地,以生机盎然的稻田为幕景,在风雨中吐纳、在稻田中起舞,回馈给池上周围的农民兄弟。发布会现场,林怀民通过影像纪录也将这份感动传达给现场的每一个观众。从2014年起,《稻禾》已经走过全球多个城市,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巴黎、里昂、伦敦、莫斯科以及中国香港等城市的观众每每在舞作终结时起立喝采。伦敦《泰晤士报》评价:“林怀民舞作与云门的演出风格独特非凡,他们总能打破西方人对舞台时间的期待。他缓缓建构舞姿,细密展开舞句,舞作彷佛在另一个平行时空进行。舞者对身体的高度掌控,有如超人。伦敦《卫报》点评:“《稻禾》灵敏的结合了人与自然,东方与西方,死亡与重生,极端感人……这是林怀民的大地颂歌。”

1   2   3   4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