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举行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83年前,百余名红军重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投入酒海井遇难。目前当地从井内发掘红军烈士遗骸数量20余例。图为红军烈士灵柩起运。赵琳露 摄
百余红军遗骸 83年后重见天日
1934年百余名红军伤员被丢进广西灌阳县酒海井;已打捞部分骸骨,经专家鉴定为红军遗骸
“个体均为男性,年龄在15-25岁之间,身高在1.37-1.63米之间,体重在53.56-55.67公斤之间;骨骼整体发育较弱,一具颅骨上有明显的外力创伤痕迹,是致命伤……”9月22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李法军的一份鉴定报告,宣告持续40天的广西灌阳县酒海井红军遗骸打捞第一阶段告一段落,一段83年前的隐秘往事,就此浮出水面。
1934年11月,因部队撤退而未及转移的100多位红军重伤员,被当地反动武装力量捆绑后,丢进酒海井全部牺牲。上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抽水后曾在酒海井发现部分骸骨,但因技术原因,直至今年8月13日,打捞工作才启动。新京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截至9月22日,已清理出超过20例个体骸骨,确认均为红军遗骸。
百余名红军伤员被投入井内
酒海井,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新圩镇境内,一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地下河口,井口直径2米,上小下大,状如盛酒容器。
多年来,酒海井附近新圩镇一带乡民间,口耳相传一段历史:1934年,100多名红军伤员,被当地地主武装投入井内,全部牺牲。“听老人们讲,多数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娃娃兵。”村民蒋发兆称。
地方志研究人员通过幸存者讲述,结合现有资料,对这一段历史进行还原。灌阳县史志办原主任文东柏介绍,1934年11月29日,红三十四师由湖南进入灌阳,到12月7日离开灌阳再次进入湖南时,部队仅剩200余人。在灌阳与桂军战斗期间,红军在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祠堂设立战地救护所。到主力部队撤退时,尚有超过百名红军重伤员,因战务紧急没有转移。
灌阳县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一名为刘来保的老红军曾口述称,1934年,其因负伤躲在酒海井附近的山上,见到地主武装将红军伤员用绳子捆起来,甚至绑上石头,被丢入酒海井,总数超百人。
上世纪70年代,灌阳遭遇干旱,当地村民抽水后,曾在酒海井底发现人类骸骨。2003年12月,当地政府在酒海井建立纪念碑,并建设红军纪念园。由于井底环境险恶,加之深潜技术不足,灌阳当地一直未能对酒海井底的红军遗骸进行打捞。
首批骸骨经鉴定为红军遗骸
今年8月13日,灌阳县对酒海井底红军遗骸进行勘探,并启动打捞作业。新京报记者从灌阳县委宣传部获悉,8月13日至31日为勘探阶段,9月1日开始,当地启用抽水设备,对井内进行抽水并清淤。
村民蒋发兆参与了井下打捞,其告诉记者,酒海井与地下河相连,地形复杂,淤积严重,“我们采用用水管冲洗淤泥,将松动的石头一块块地捡在桶里,再吊出来”。蒋发兆回忆,清淤到第四天时,在一个井壁窝进去的回水湾,他发现第一块人骨,“之后在该处找到了很多人骨,浸泡的时间久了,都是发黑的”。
9月12日,第一块人体骸骨被发现,随后,陆续发现20具遗骸。9月16日,第一批疑似红军烈士遗骸起运,交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李法军鉴定。
灌阳县委宣传部介绍,经鉴定遗骸相对集中于距井口深约10米、与地下河口相对的回水湾处,旁有打结的棕绳和石块,部分遗骸被棕绳裹住,说明生前曾被捆绑。由于水流与沉积等作用,大多数遗骸均较为破碎,骨体变黑,并发生了碳化现象。附近村民调查、县内几十年来重大事件的记录等均显示,酒海井内并无大批人畜尸体投入。通过对前期遗骸的清理情况、人骨的鉴定、史料记载等综合分析可以认定,从酒海井里清理出来的人体骸骨,正是1934年被投入井内的红军遗骸。
灌阳县长卢嵩宣布,当地将于9月24日,在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举行红军遗骸安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