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助力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组图]

发布时间: 2018-07-16 15:41:1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苏娜 | 责任编辑: 李佳

7月13日,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开幕,这是开幕式现场的表演。 中国网记者 苏娜摄影

中国网7月16日讯(记者 苏娜)  2018年7月13日晚,由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开幕式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举办。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及全区各乌兰牧骑优秀队员们为八方来宾和首府各族各界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民族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

据组委会介绍,此次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将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核心理念,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各族各界群众呈现一场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盛宴,而将民族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选作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开幕式文艺演出剧目,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宣传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的有益做法。

据介绍,民族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分为“红色记忆”“守望家园”“草原铸梦”3个篇章,以朴实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乌兰牧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该剧深入挖掘和集中体现了乌兰牧骑精神及其社会作用,把乌兰牧骑热爱敬重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植根基层心贴心地为人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和谐稳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光辉历程展示在了舞台上,突出乌兰牧骑的人民性、时代性和在文艺战线的引领性。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人们引申为红色文化工作者,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体。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于内蒙古苏尼特草原。当时,演员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牧民等共9人,配备了两辆勒勒车与四件乐器,队员们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跳无所不会,为农牧民送去贴近生活、精彩多样的文艺节目,深受牧民喜爱。

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第二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获悉,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工作者始终坚持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优势,长期扎根于人民,活跃在基层,创作了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新时代乌兰牧骑的发展同样也遇到了发展瓶颈和挑战,该如何创新、发展?该如何与市场接轨?该如何走向国际等问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与会代表们认为,乌兰牧骑在新时代要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增强创新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演艺质量;要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增强乌兰牧骑的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要重视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2   3   4   5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