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言、难不叹、艰不畏、险不退。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有这样一个火箭残骸,述说着一段西昌航天人艰苦奋斗开展落区工作的历史。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栅格舵。
2019年7月26日,该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这个栅格舵就是在火箭飞行过程中掉落贵州山区的。据介绍,栅格舵的主要功能是在火箭残骸再入大气层时,通过控制姿态调整空气阻力和升力方向,改变火箭残骸轨迹,使得残骸可以飞向预定区域,实现将落区范围从几百平方公里缩小到几平方公里,从而方便科技人员精准开展火箭落区群众疏散和残骸回收工作。
而进行这项工作的,正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的落区工作组。
落区工作组寻找火箭残骸
时光回溯,1978年3月,贵阳观测站在四川西昌组建,1979年3月迁移至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县。在这里,火箭发射过程中的残骸回收是一项重要工作。当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升空后,残骸落区范围覆盖贵州、湖南、四川、江西等9省59个县(市),约30000平方公里,750余万人口。一路走来,落区工作组“苦不言、难不叹、艰不畏、险不退”,是一支敢打硬仗、善于协作的英雄队伍。
原来,贵州落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理环境复杂,山区信号差,导航定位软件时常发生位置偏移,一个不注意,就可能会把落区工作组领到无路可走的“绝地”。
掉落山中的火箭残骸
跋山涉水、走南闯北、走村串寨,为了搞清落区的地形地貌,落区工作组航天人手机里安装最多的就是地图软件,办公桌上堆的最高的也是地形书籍,出发前主动上网搜索当地地形地貌知识,到达落区后向当地政府核对地形图资料,走访群众询问可以抵达的山林小路……这些都是他们每次任务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他们,被誉为行走在落区的“活地图”。一次在黔东南州上山搜寻残骸过程中,当地向导被丛生的灌木弄得晕头转向,竟在山里迷了路。危急关头,“活地图”们依靠积累的地形地貌资料,辅助标注的简易地图,竟冷静地在困境中梳理出一条“羊肠路”,顺利抵达火箭残骸落点,比原定计划还节约了半个小时路程。
事后,向导问他们:“村里人都晕了路,你们咋晓得?”航天人却笑着说:“我们只是在脑袋里把这条路预演走了很多遍。”
通知群众按时疏散
近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发射任务非常密集,落区却依然实现了“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无重大舆情”的目标。成绩背后,是落区工作者不厌其烦地艰辛付出。每次开展疏散工作,落区工作组都会挨家挨户、逐个摸排,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和落区群众讲清国家发射卫星的重要意义和及时躲避掉落残骸的必要性。他们说:“多唠叨一句,就能多一个提醒,多一分理解,少一点隔阂,少一分损失”。
开展落区宣传工作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同时,因为航天事业的需要,落区工作组一年中有百余天都在落区奔波,面对超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他们不是在落区工作,就是在前往落区的路上,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因为长时间在外出差,落区工作组的同志们成了“语音儿子”“视频老公”“照片爸爸”……但他们本着“绝不能亏群众”的信念,爬山头、渡急流、过吊桥、钻丛林,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将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上。
当火箭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划过天空,落区工作组已经在出征的路上。他们用奔波与坚守,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作者:黄国畅 胡煦劼 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