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宿昆:流行病学调查的“福尔摩斯”

发布时间: 2022-10-22 11:46:4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楠

重庆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宿昆。摄影 陈浩

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宿昆长期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指导多个区县完成首例病例、聚集性疫情、复杂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作为重庆市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和快反小组骨干专家之一,他24小时待命,一次次“立刻出发”,无数个通宵达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传染病特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新冠病毒会不会存在没有症状的感染者”

2020年1月24日,除夕,石柱县突然报告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感染源头不明。接到任务的宿昆心里一紧:传染源没找到,就意味着病毒还在人群中传播!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立刻带队赶往石柱。“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冲锋在前!”

初步调查发现,3例病例均为本地居民,发病前14天内并没有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

宿昆带领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继续深挖:三人发病前14天分别到过哪些地方?跟哪些人有接触?做了什么事情?他们精确到以每个小时为单位,进行逐一梳理,并没有发现可疑线索。溯源工作一时陷入困境。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多年的宿昆凭借扎实的传染病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大胆提出假设:新冠病毒会不会存在没有症状的感染者?

前一夜仅睡了2个小时的宿昆带领其他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立即对病例发病前接触的1000多人逐一排查,小心求证。很快,一位在外地打工的返渝人员进入他们的视线。这位打工者没有任何感染症状,但与其中两名病例一起吃过饭——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经核酸检测,这名返渝人员果然是阳性,假设变成了事实。

这次流调不仅发现了重庆首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而且在疫情早期对病毒认识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完整流调和随访观察,进一步弄清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为重庆乃至全国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2022年7月,宿昆在广西北海与同组专家进行流调报告分析。摄影 陈浩

24小时开机为基层工作人员解疑“面对疫情,所有人都在拼命,我也义不容辞”

医学是越来越细分的行业,急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有着其特殊的一面。

大年初二晚上返回市疾控中心后,宿昆连夜完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内容、步骤和经验总结。但他忘了自己几乎三天没睡一个整觉了。在第二天的中心交流会上,满眼血丝的他向中心应急队员分享了他的经验。

“很多基层工作人员会给我打电话,所以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宿昆说,有一天他接了100多个电话,最长的通话有1个多小时。

宿昆习惯用左耳接听电话,但这种长时间接听电话的情况持续3天后,他发现左耳听力急剧下降,有时甚至听不到声音了。后来就换成右耳接听电话,再后来不得不换成免提模式,过了好多天听力才慢慢恢复。

 有人问宿昆:为什么这么拼?宿昆不以为然,“面对疫情,所有人都在拼命,我也义不容辞。”

2022年7月,宿昆在广西北海指导当地疾控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摄影 陈浩

“重大传染病防控就像打仗一样,拼的是速度和效率”

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宿昆一直从事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工作,他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重大救灾和救援任务,记不清多少次收到“立刻出发”的命令,记不清多少次夜里赶往现场一线。

“重大传染病防控就像打仗一样,拼的是速度和效率。”宿昆说。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作为市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和快反小组骨干专家之一,宿昆24小时待命,每次接到任务总是立即出发,历经无数个不眠之夜。不仅如此,作为国家流调专家,按照国务院新冠疫情联防联控综合组统一派遣,宿昆还参与了福建、宁夏、青海、海南、广西等地疫情防控,展现了新时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

“我不是英雄,只是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宿昆说,作为一名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疾控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是我的目标和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作为一名在重庆疾病预防控制一线工作了多年的疾控人,宿昆对此深有感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部署,为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工作的方法,让我更加坚定扎根公共卫生事业的信心。”宿昆说。(中国网 郑亮 综合)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