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全国人大代表马长青解读:大数据如何助力大扶贫[组图]

发布时间: 2016-03-14 20:53:2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魏博 郑亮  |  责任编辑: 张钰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3月5日,贵州省代表团全体会,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在认真听取报告。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3月5日,贵州省代表团全体会,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在认真听取报告。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中国网北京讯(记者 魏博 郑亮)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贵州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不仅得益于发展大数据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得益于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率先谋篇布局,对大数据价值认识早、行动快,敏锐抓住大数据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形成了先发优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另一组“大数据”:“十二五”期间,贵州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3%。虽然贵州扶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有493万农村贫困人口,依然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大数据时代,已清醒认识大数据价值并率先发力的贵州,如何用大数据助力大扶贫?国家级新区在大扶贫大数据战略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

马长青表示,大扶贫、大数据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时期两大战略行动。习总书记告诫我们,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切忌“大水漫灌”。我们坚持大数据为引领、弯道取直,大扶贫作兜底、不拖后腿,积极探索用数据甄别、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考核的精准扶贫方式,突出精准性、体现有效性、打造示范性。比方说,我们的“痛点”在于传统的层层上报机制和手工建档立卡方式,不能确保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帮扶。为此我们积极探索“1+N+N”,即“一云助力、多端协力、多方合力”的大数据精准扶贫模式。

 “爱心人士可以借助大数据扶贫云平台选择帮扶对象、详细了解贫困户状况和需求、时刻关注帮扶效果,云平台上还植入了教育、医疗、法律援助等贫困户需要的各种资源。用好大数据手段,我们激活和整合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农村电商、职业培训等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精准滴灌’,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从‘输血式捐助’转变为‘造血式帮扶’,深入扎实打好大扶贫攻坚战和大数据突围战,积极探索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路。”马长青说。

贵安新区以大数据产业为支撑,不仅有“高大上”的探索,也有农村电商、高效农业、呼叫服务、大数据旅游等“接地气”的实践。2015年,贵安新区完成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总量142亿元,同比增加1.6倍,注册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超400家,就业人数超1.2万人。两年时间,贵安成功引进三大运营商和富士康绿色数据中心、高通、微软、IBM、新浪、华大基因、联影医疗、中金数据等一批引领性项目。

提到贵安新区在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中发挥的作用,马长青认为,贵安新区是推进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区域,大数据对贵安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集人气、技术,实现产业兴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贵安将坚持“快做、优做、强做、新做”的理念,以落实“七大试验任务”为目标,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和大数据自由流通港“一港四基地”;大力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三大业态”;强化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人才、政策法规等要素“三大支撑”;促进大数据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和全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在对外开放、产业优化、经济增长、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真正把试验区变成示范区、大数据变成大产业、大机遇变成大红利,打造全国首选的大数据“试验田”,走出一条有别于全国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差异化跨越发展之路。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