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南半球澳洲大陆的悉尼达令港畔,秋日和煦,海鸟悠闲;北半球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大昭寺前,春色盎然,信众不断。对于热爱西藏文化、关注祖国发展的海外华人,对于独具文化特色、渴望向世界揭开自己神秘面纱的西藏人民来说,这一天则是启程之日。两个相隔千万里之遥的地方,因为一场艺术盛事在这一天交汇--“2013·和美西藏”美术摄影作品展在悉尼拉开了帷幕。这一天,南半球的阳光国度多了一缕圣地的光辉,海风中多了一丝雪域的气息。“和美西藏”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至高的艺术享受,也展示了西藏人民在世界之巅生生不息,同创幸福,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场景。
展现藏地图景·描绘“中国梦”
在这次由中国侨联、中国西藏网等主办的“和美西藏”美术摄影展上,共展出近三百幅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画家、摄影家的美术和摄影作品,集中反映了西藏的社会变迁、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情况,反映了的西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及和谐之美。
展览的主题为“和美西藏”,“美”即美丽、美好之意。西藏之美动人心魄,西藏的美,湖光山色,高原牧歌,不需渲染已深入人心;“和”即和睦、和谐之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制定西藏政策一个重要理念。在这次参展作品展中,既有民主改革时西藏人民分田分地的欢腾场景,又有当代人朝牧夕归,恬静幸福的生活画卷;既有高原上珠峰雅江的自然之美,也有小街边老者安详,稚子嬉戏的人文之和;既有朝圣路上的艰辛与执着,更有俗世生活的多彩与乐趣。在这片高原大地上,各族人民生活和美,构筑着自己的“中国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为中国民族的复兴树立了新的坐标。56个民族,不论白山黑水、彩云之南,还是高原之巅、草原之上,都是“中国梦”的实践之所。作为中国的西南边陲之地,西藏及其各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没有西藏的富裕就不能说整个国家富强,没有西藏各民族的文明进步就不能说中华民族振兴,没有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就不能说全国人民幸福。
“和美西藏”展示了西藏人民日出而作,策马牧野的平凡生活。他们的勤劳,质朴,虔诚与渴望,通过艺术家的笔触、光圈,越过太平洋,来到了澳洲大陆。展览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吸引,文化的传递,更是西藏人民创梦与践梦的历程。
打造民族合力·共圆“中国梦”
历史证明,中国的强大从来都伴随着“合力”,靠的是各民族团结的力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社会才会稳定,人民生活才能富足安康。近现代的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帝国主义入侵,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如今,雪域高原处处生机勃勃,各民族团结和睦,紧随国家现代化的步伐,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西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现实表现。可以说,“中国梦”在西藏有着生动的诠释。
西藏民族学院不同民族同学们通过寄语的形式,为“和美西藏”喝彩,为“中国梦”助力。(西藏民族学院供图)
不仅是在西藏,在各族人民,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心中,“中国梦”象征的是未来与希望。在“2013·和美西藏” 美术摄影作品澳大利亚展活动期间,西藏民族学院的师生通过网络一直关注艺术展的前方动态。他们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是对外展示真实西藏的一个窗口,它不仅以图说话,告诉了外界西藏人民的“中国梦”,更成为海外华人、甚至国外友人编织自己的“中国梦”的起点。为此,广大师生自发开展了“聚合青春正能量编织我的中国梦”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们通过寄语的形式,为“和美西藏”喝彩,为“中国梦”助力。
汇集海外声音·寄语“中国梦”
本次“和美西藏”艺术展吸引了不少在澳华人华侨前来参观。他们关心西藏的点滴发展,也了解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西藏话题,对祖国的热爱和关注从未因遥远的距离而停止,反是愈久弥深。年过九旬的澳籍华人黄庆辉一句话道出了海外华人共同的心声:“华人华侨也有自己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祖国和平统一。” 这样的声音并不单薄--很多来参观的海外游子们话语间,无不透露出他们执着的民族认同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薪火传递的强烈期望。
“和美西藏”艺术展恰似一个舞台,台上唱响的是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无数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情思,对西藏的热爱。待展览结束时,“和美西藏”更会将这些曾经怀抱着各种不同的“梦”走向各国的海外华人的祝福带回祖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更多的力量。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百姓梦的叠加。它包含的,是国家的整体富裕、民族的共同振兴和人民的集体幸福。不论哪个民族或者哪个群体掉队,都会让“中国梦”缺失一分,逊色一筹。
中华儿女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会让世界见证,最和美的“中国梦”在各族人民、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中终将实现!
相关新闻 | ||||
|
文章来源: 中国西藏网 |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 责任编辑: 杨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