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明三娘在重庆市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表演捏面塑。中国网图片库 周会/摄
面塑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面塑,简单地说就是捏面人,用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捏制风格各异,大致分为长江和黄河流派,黄河流域为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面塑作为民间工艺被国家或地方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日,在重庆市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上,50多岁的下岗女工明三娘捏出的千手观音、十八罗汉等面塑,个个神态逼真、维妙维俏,吸引了无数参观人群。明三娘原名明朝兰,出身工人家庭,自幼爱好工艺美术。初中毕业后,进入重庆一家街道工厂做工,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厂歇业后,明朝兰失去了工作下了岗。此后,她在街头卖水果、磨豆浆等做小生意自谋生路,还用棕树叶子编一些公鸡、蜻蜒、蚱蜢、孔雀、凤凰等小动物。
三娘带着一手绝活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涯,红楼梦大观园、千手观音、仙女下凡……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在三娘的手下“复活”。她用10斤面粉捏出的历史故事《通运门》获得重庆民间艺术大奖,大家对她的面塑作品赞不绝口,并受到业界的赞赏。让三娘没有想到的是她从一个下岗工人成为全国知名的面塑大师,她出名了,经常被邀请参加各地民间艺术展览和表演,多次随中国文化艺术团到国外交流民间工艺,面塑作品累累获奖。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文联、重庆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她“重庆市优秀民间艺术家”和“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为传承和弘扬巴渝民间技艺,当地政府为她免费提供了一间20平方米的工作室,让艺术家在这里创作、传技和展示面塑作品。
相关新闻 | ||||||||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 责任编辑: 杨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