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警兵指三支队官兵在收获劳动的果实。 摄影 王博
武警兵指三支队的农副业生产基地的西红柿丰收了,图为战士们采摘劳动的果实。摄影 谷名昌
丰衣足食 开垦大漠“南泥湾”
“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菜,没有农药,吃着放心。”正在田间忙碌的种养殖员饶国良指着面前的一块韭菜地说。
走进武警兵指三支队二大队的“绿色家园”,整齐划一的田地里种着辣椒、西红柿、茄子、冬瓜、金瓜等时令蔬菜,不远处圈舍里传来鸡、鸭、鹅、猪等家禽家畜的叫声。
饶国良告诉我们,园子的占地6.1亩,年产蔬菜2万多公斤,畜禽9000公斤,可满足150人每年6月至10月的蔬菜需求和全年的猪肉需求。遇到丰年,还能部分供给支队机关、新兵营等单位。
像“绿色家园”这样的农副业生产基地,在该支队下辖各单位都已开辟。其实,这是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地区部队的特色,利用驻地空闲土地建设农副业生产基地,既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又节约伙食经费,既能自主调节官兵“菜盘子”,还能培养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战斗力的生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据了解,该支队农副业生产基地共有53.4亩生产土地,年产蔬菜10万多公斤,畜禽3万多斤,全年生产收益13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落实“后勤变前勤”的要求,提高后勤专业兵能力素质,支队每年定期组织基层单位种养殖员培训,教授理论知识,组织参观见学,发放“绿色证书”。支队每季度会对农副业基地的管理、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考核,不断改善基层生产设施。根据官兵口味需求,及时调整种养植种类,丰富菜肉品种。
经过专业培训和经验积累,饶国良一眼就能看出园子里蔬菜和畜禽的健康状况,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在食堂看到战友们把餐盘里的菜吃得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