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警兵指三支队政治处主任刘海泉的帮助下,热合曼·肉孜找到工作,也成家了。图为热合曼·肉孜的妈妈对刘海泉敬了个军礼,表达心中的感谢。摄影 王博
武警兵指三支队来到驻地所在小学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具,教唱军歌。图为少数民族小学生为官兵佩戴红领巾。 摄影 王骞
助民帮困 大漠开遍“团结花”
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驻地身处其中,一方面做好反恐维稳,一方面维护民族团结,早已成为工作常态。
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声,记者们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第四十四团的职工创业园的一家服装加工分厂,120名团场少数民族妇女们端坐在缝纫机前劳作。
“以前我家里就我老公一个人打工挣钱。去年知道这里可以工作,我就来报名。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上下班很方便,我很满意这个工作。我姐姐和妈妈看到我在这里很好,也报名来这里工作了。” 问起这里的工作情况,该师四十四团十三连的努斯曼姑·米吉提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因为培训期间技术出色,她被选为了小组班长。
这间服装加工分厂就是该支队与兵团的援建点之一。去年,支队主动联系师团,拿出100万元维稳经费,为团场内两家服装加工厂解决了360个岗位的基础设备。
“现在有了这些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了生活条件,她们自己也变得自信和开放了,家庭地位得到改善。”该服装加工厂负责人汪萍告诉记者。
民族团结一家亲,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纸冰冷的文件。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开在结对认亲的拉家常中,长在丰富多彩的兵民联谊联欢中……
去年8月起,支队官兵与驻地35户少数民族居民以“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结对认亲,闲暇之余或节假日串亲戚,拉家常,学民俗,唱军歌,增进军地感情,维护民族团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支队政治处主任刘海泉的帮助下,“亲戚”热合曼·肉孜不仅找到了一份工作,还在工作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前不久,支队还帮这对新人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
捐资助学也是该支队群众工作赓续多年的优良传统。从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到全体官兵积极响应,每个人都是军地“连心桥”上的一块砖。该支队每年捐资10万余元结对帮扶60名贫困学生。
爱心之路绵延在兵民之间,越走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