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破译的“青藏密码”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发布[组图]

发布时间: 2018-09-09 08:54:54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吕诺、王沁鸥、张宝亢 | 责任编辑: 杨佳

这是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2015年11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实验室主任朴世龙说,过去几十年内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19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增温强烈,植被生长显著增加,但2000年之后,变绿速率有减缓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高原西南地区植被生长下降,而东部地区仍增加。

植被覆盖对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有直接影响。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这种过程被称作碳汇。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净吸收0.51亿吨碳,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15-23%。但持续快速增温可能导致青藏高原区域冻土融化,从而释放冻土中的大量“老碳”到大气中,加剧气候变暖。

青藏高原拥有热带雨林至高山草甸的完整植被垂直带,以及北半球最高海拔的高山树线。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0年,树线位置平均上升了29米,最大上升幅度80米。

“高山树线上升,增加了森林生物量,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朴世龙说,“另一方面,也压缩了高寒灌丛—草甸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种群密度及其竞争,提高了高海拔特有物种消失的风险。”

对气候变暖敏感的,还有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喜凉作物青稞。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对青稞单产不利,这种影响将随着气候变暖而加剧。

“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青藏高原农业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朴世龙说。

还原的沧海桑田

青藏高原的“成长”史,是理解这片高原的关键之一。过去,人们对高原何时长到如此之高莫衷一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重建了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6500万年以来完整的隆升历史。

<   1   2   3   4   5   6   7   8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