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始料未及的春节,武汉人感受尤为深刻。因一场疫情而起的紧张、无措、悲伤、奋斗、驰援和奉献,雕刻了光阴。我们此刻所有的经历和记录,都将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15岁的花蕊在武汉同济医院化疗,父亲花燚回老家河南筹钱,但赶在封城前回到了女儿身边。他说,“这个特殊时期,我不能丢下女儿不管,我要陪着她挺过这个冬天。”
图文/梦龙影像
编辑/小为
出品/中国网 腾讯新闻
2019年7月,15岁的花蕊确诊白血病,之后在武汉接受化疗。 2020年1月20日,因女儿治疗费告急,走投无路的父亲花燚赶回河南老家信阳借钱。
两天后,武汉疫情暴发,宣布封城。23日凌晨,花燚迅速收拾行囊,带着从老家借来的1万元赶回武汉。他说,“这个特殊时期,我不能丢下女儿不管,我要陪着她挺过这个冬天。”
初中毕业时的花蕊(左一)
花蕊刚满15岁,如果不生病,她应该上高一了。2019年6月28日,参加完中考的花蕊左眼突然出现重影和斜视,7月8日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爸爸,你能救我吗?我想活下去,我还想上学。”花蕊在同济医院的走廊里痛哭,42岁的花燚不知所措。在确诊前一晚,花蕊得知自己中考考了544分,这个成绩能上县重点高中。
录取书和诊断书一起到来了。
花蕊的母亲在花蕊6岁时出意外去世
确诊当天,花燚就安排女儿住院,自此这对父女在武汉踏上“抗白之路”。父亲成了24小时“贴身保姆”,哪怕输液到凌晨2点,他也要守到女儿睡着后才去休息。
“蕊儿母亲在孩子6岁时发生意外去世。”花燚说,“这辈子我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亏欠妻子太多了,孩子也没有了妈妈。现在我只能好好弥补蕊儿。”
经历4次化疗,花蕊病情稳定,医生建议尽快移植,才有希望活下去。2019年10月31日,花蕊进仓,花燚为女儿捐献骨髓。12月底,花蕊出院。主治医生叮嘱,“花蕊移植后的抗排异时期最为关键,她一定要定期复查反馈,稍一感染,就会有生命危险。”为此,花燚在医院附近租下一间干净廉价的出租屋,父女、孩子姥姥三人挤在一起。
2020年1月2日,花蕊在出租屋迎来15岁生日,花燚特意为她买了一顶漂亮的假发,花蕊露出了久违笑容。他说,这是父女俩9年来最温暖的时光。
花燚在收拾女儿的房间,消毒杀菌。
花蕊移植后恢复得不错,唯一令父亲头疼的是费用问题。半个月后,武汉疫情暴发,他刷着网上铺天盖地的消息,担心和恐惧在一天天滋长。
“我得回趟老家借钱,蕊儿的治疗费现在撑不了多久了。”1月20日,花燚把孩子交给姥姥照顾,自己返回200多公里外的河南商城县,四处筹措孩子的救命钱。
1月22日,花燚整夜无眠,一直翻身到次日凌晨。“2点多,武汉宣布要封城,市内公共交通暂停。那时候我还没睡,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要立刻回到武汉,回到女儿身边。”
花燚连夜收拾行李,清晨终于找到一辆去武汉的顺风车,带着借来的1万元,回到了武汉的出租屋。“爸,你真的回来了。我好怕你回不来了。”花蕊一见父亲就嚎啕大哭,花燚却不敢靠近,只能站在2米外安慰着。
用雨衣做防护服的花燚
1月24日除夕,家里没有食物,花燚不得不出门。但口罩所剩无几,他只能戴着昨天用过的一次性口罩,用雨衣做防护服。回家后,花燚把雨衣放在客厅窗口通风,“下次出门还得穿”。
中午,花燚炒了一盘青菜,女儿独自在房间吃饭,花燚和姥姥则在客厅吃面。父亲自嘲,哪怕是除夕,餐桌上也没有一盘荤菜。
花燚冒险排队买药。如今武汉药店都不允许客人进入室内。
封城后的头几天,口罩、酒精、消毒液供不应求,个别药店还能限量供应口罩,但更多都已断货。“这些物资是我们白血病家庭生活的必备品,现在断了,女儿感染的风险更大了。”
特殊时期的同济血液科
更大的问题在于,花蕊需要1周去医院复查1次。“但科室门诊现在不能做检查,只能去急诊。”花燚说,“从1月15日至今,我们已经1个多月没有去检查了,因为害怕女儿被感染,要知道,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感染是要命的事情。所以,女儿的血项、肝肾功能、血药浓度、巨细胞病毒等情况,到现在都是未知的,我每天都提心吊胆,害怕她会倒下。”
病床上的父女(拍摄于2019年)
除了口罩紧缺和检查异常,花蕊每天必吃的抗排异药物也快断了。如今同济血液科不开放给非住院患者,原本花燚是可以去科室开药的,如今只能去药房。幸好,花燚从病友那里挪借了一些,还能勉强支撑月余。然而,花蕊需要的抗真菌药物只够维持3天,这些药从药房里开不到。
“现在,女儿的药告急,上次借的1万元也早已用完,这个春天我们能挺过去吗?”
您可以打开微信-支付-腾讯公益,搜索项目名称“小蕊,等你返校”帮小蕊早日筹集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