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情深意浓录讲义,聚沙成塔克时艰 斯特灵大学讲师心系中国
一个多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各类学校均延迟开学,按照教学计划陆续开始线上教学。
这场疫情也牵动着Damyan Kachulski的心。这几天,远在英国苏格兰斯特灵大学艺术人文学院传播、传媒与文化分院的他正忙着给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和2017级传媒实验班的学生们录制第二节讲义。2月19日下午,Damyan就给学生们发来一个慰问视频和第一节讲义,在学生群引起强烈反响。跨越重洋,师生们仿佛又回到了在斯特灵大学的那段难忘时光。
Damyan Kachulski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学生合影。
Damyan和南大学生们的师生缘始于一个交流项目。自2018年开始,斯特灵大学和南京大学、江苏广电合作,连续两年,南大传媒实验班的学生们在斯特灵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深入了解英国乃至西方学术和实操领域的先进经验。Damyan在斯特灵大学教授新闻课程,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不仅为学生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还鼓励和帮助他们进行课外实践,师生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学生送给Damyan的书法作品。
做人热情、热心,做事认真、富有责任心,这是学生眼中的Damyan,正因为如此,这一次抗击疫情期间发来的视频让了解他的南大学生感到惊喜,但并没有那么意外。
作为一个专业的传媒工作者,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Damyan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除了通过英国和欧洲媒体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公告了解相关信息,他也一直跟中国的学生们保持沟通,获得第一手信息。Damyan很敬佩中国抗击疫情为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政府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措施,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在努力保护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场战疫中,社会各界各种个体的表现,让Damyan印象尤为深刻:冲锋陷阵、自发捐款、志愿帮忙、相互鼓励,每个中国人都心怀希望,不曾泄气。Damyan有个学生是武汉人,她的父母都是医生,像无数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她父母始终坚守岗位,Damyan很理解她那种既担忧又骄傲的复杂感情,他相信通过人们万众一心的努力,中国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
Damyan发来的第一讲《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不久前,Damyan听说中国学校推迟开学,学生们要在家里宅更长时间,他当即决定录制四节传媒课程,分享给中国学生们,让他们既可以暂时脱离病毒带来的压抑,又能有所收获。“之前,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很自然地就想跟他们分享一些实用知识。学习是我们最擅长的事,也是在这个艰难时刻,我能帮到他们最直接的方式。”他的同事、来自中国的Grace Wang也一起加入,录制一些烘焙或水果雕花视频,给学生们的生活增添趣味。
Damyan准备得非常周到,除了讲义,还有一些阅读材料,想着学生们再有一年就毕业了,他还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中心内容一并分享,希望学生们能养成从海量信息中心提取要点的习惯。Damyan也希望通过他的这点微薄之力,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中国的抗疫斗争,全世界守望相助,携手共渡难关。“如果每个人都发挥一点小小的作用,聚沙成塔,就能汇集起磅礴力量。” Damyan的语气中充满坚定。
Damyan从没来过中国,但是通过他的中国学生们,他早已经爱上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他说想对中国和武汉人民说:“加油!你们并不是孤军作战,我们支持你们。再坚持一下,新冠肺炎这几个字很快就会从各种新闻版面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