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走进北京消防感受中国应急救援力量:设备“中国制造”全员“世界标准”

发布时间: 2022-11-10 17:19:3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桢珂

消防队员们在模拟事故现场进行难度系数较大的绳索救援科目演练 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中国网11月10日讯(记者 刘桢珂)2022年11月是第六个全国消防宣传月。据悉按照应急管理部和北京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22年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期间北京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轴线上话消防”、“消防公益说”等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消防安全氛围,构建消防安全环境。此次“千城千站大体验——走进北京消防”观摩活动通过向媒体记者开放消防队(站),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消防、参与消防,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也是中国应急救援新力量面向世界的一次集中亮相。

11月9日,全国消防日,中国记协组织40余位中外记者走进北京消防特勤支队,通过亲身观摩、体验,实地感受新时代中国消防应急事业的发展。

与“世界标准”接轨的救援队伍

一场“破坏性地震”过后,“建筑”坍塌、“人员”被困,一片狼藉,搜救犬在“废墟”上灵巧地反复嗅探,救援队员使用生命探测仪精准定位,寻找“幸存者”;救援队员在狭小的空间里闪转腾挪,切割破拆出一条生命通道;十几米的空中,一名“伤员”在救援队员的保护下,通过绳索快速划过,被转移到安全地带……训练场上,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正在针对建筑坍塌事故救援、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模拟事故现场展开实战训练。

一气呵成的救援过程,让来自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的Aniello Puorto看得津津有味,他表示自己很开心能有机会近距离观看中国的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行动

支队长王墨在训练现场解说时表示,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是一支与“世界标准”接轨的队伍,队员们学习国际工业绳索、国际专业潜水、国际灾害与协调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173名队员全员取得相关领域国际安全证书,不但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伍能力测评,在建筑物结构坍塌救援、绳索救援等领域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多次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中国制造”是战友和后盾

“这个是中国制造的吗?”在装备展示现场,一名外国记者得到讲解员的肯定答复后,兴趣满满地盯着一台灵活踏步的机器狗观察。王墨介绍道,水下机器人、无人机、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通讯指挥装备……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应急救援装备不断投入使用,成为我国应急救援的“主力军”。

  “十年来,我们的理念和技术在向着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转变。这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无人机、机器人,在各种危险环境代替我们的消防员赴汤蹈火,成为消防救援人员的重要助手,降低了消防救援人员伤亡的风险。”王墨说,这些令人骄傲的“中国制造”正在成为救援队员的战友和坚实后盾。


据了解,从2012年10月组建,十年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从零起步,从北京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2019年3月,飓风“伊代”突袭非洲大陆,严重受灾的莫桑比克共和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呼吁国际援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今,在国际救援行动中,“中国驰援”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模拟建筑坍塌事故现场进行安全破拆营救科目演练 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在模拟化工装置灾害灭火救援展示环节,消防员采用无人机在进行外部侦查,为制定灭火救援计划提供依据,确保行动安全。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救援人员远距离操作多功能机器人、遥控移动水炮、无人驾驶高喷车,腾空的“水龙”以及翻飞的雪白泡沫,同时对重点部位进行夹击灭火。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消防员演示“中国制造”的救援机器狗灵活踏步、坐卧等基本姿态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消防员个人攻坚技巧展示 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拥有专利认证中国制造的正负压排烟消防车 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来在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的Aniello Puorto在活动现场接受记者的采访。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摄影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