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摄影中国

《北斋漫画》

发布时间: 2016-08-22 14:5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佳 | 责任编辑: 李佳

在人类社会将要步入21世纪之际,美国知名杂志《生活》(LIFE’s)进行了一次“千禧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名人”(LIFE’s 100 Most Important People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评选活动。其中,进入这份名单的仅有一位日本人,他就是葛饰北斋(排名第86位,排在首位的是托马斯·爱迪生)。

葛饰北斋在世界范围内如此受到关注和认可,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品《北斋漫画》对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们以及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北斋漫画》与印象派画家们的邂逅,还要从法国铜版画画家费利克斯·布拉克蒙的一个故事说起。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布拉克蒙在一件从日本寄来的陶瓷器外包装上看到了《北斋漫画》中的作品,他被这种来自遥远东方的画法震撼了!于是他费尽周折终于得到了《北斋漫画》的全集,并且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宣扬。自此,《北斋漫画》被马奈、莫奈、德加、惠斯勒等画家们知晓,并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与震撼。此后,日本浮世绘对印象派绘画产生了重要启示和影响。比如,马奈对《北斋漫画》进行了临摹,莫奈更是对北斋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临摹被公认为可以以假乱真。

《北斋漫画》的魅力在于,对世间万物众生相的描绘,尤其是对人们时刻变化的身姿与表情的瞬间捕捉和细致入微的刻画。不仅局限于现实世界的事物,那些凭空想象出来的动物以及历史上的人物,在北斋的笔下也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同类事物的列举,同一人物连续动作的“抓拍”写实,使得一个由北斋发挥感官知觉、记忆、想象力等全方位人体机能刻画出的鲜活的众生相现场呈现于眼前。在某种意义上,与以瞬间的景物入画,如实描绘各种变化场景的印象派十分相似。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动感画面背后,是北斋超常的细致观察和千锤百炼而成的绘画技法。他在布置描绘对象的构图时,运用了几何学中的圆、三角形等图形的原理。在北斋于名古屋创作《北斋漫画》初篇底稿的1812年,他的另一部著作《略画早指南》正式刊行出版了。《略画早指南》堪称当时标准的绘画启蒙教科书,书中详实地表现了使用圆规和尺子的绘画方式的示例,通过圆形的叠加带来的视觉上的程度体验,圆形的并列所展现出的平面性,与塞尚所使用的形体描绘方法也有不同。

日本绘画的特征和长处之一就是始终使观者明确感到“绘画说到底是一门平面艺术”。北斋在一贯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吸收借鉴了西洋美术的透视法和阴影法,不断尝试摸索和探寻东西结合的绘画技法。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通过圆的重叠来得到量感。北斋通过自如地运笔,控制笔锋描线的粗细和速度变化,清晰地表现了对象物体的特性。再加上张弛伸缩的多样性,使画面的深度和量感与平面性巧妙的结合。

                            

使用圆规描绘鲶鱼的方法。

与完成品完全一致

日本绘画还有一个特征。宇宙是无限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有限的。绘画作为一种用线条来表现万物诸相的艺术形式,自然也会有局限性,无论多么完美的画面,也仅仅是对世界某一层面某一角落的认识而已。日本绘画能够意识到人类认知的自我局限性,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在作品中,想必是根源于敬畏宇宙无限可能性、尊重万物平等尊严性的东方宗教和哲学。《北斋漫画》第8篇《群盲摸象》,源自“盲人摸象”的典故。这一中国成语比喻认识事物时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贬义词。但是,北斋却在画面中强烈地表达了另一番意味,那就是觉悟到自我局限性的存在才可能拥有更宽广的视野。

值得思考的是,葛饰北斋一方面植根于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又反对刻板地继承既有形式的传统,他所追求的是能够成为“自我拯救”的绘画。这与他从小过继他人当养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从6岁起就开始绘画的人生经历有关。这种“自我拯救”的心理诉求在其作品中也有体现。例如,在北斋早期的妖怪画作品中有诚心持诵咒语的身影,以及后来他对北斗七星神格化的妙见菩萨信仰的关心,都印证了这一点。

 

 

鬼脸的基本构图。

妖怪“汐吹”的画法。

阿多福面具的构图。

     1   2   3   4   5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 购买请拨打 010-88828049 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