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晋煤集团古书院矿,升井的矿工取下头灯(7月21日摄)。
近年来,古书院矿通过组建后勤物业公司、对外提供物资仓储配送服务、开办超市等方式分流安置职工,取得了阶段性实效。矿上最高峰时有6000多人,通过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如今剩下不到4000人。
煤炭是山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2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煤价,把山西经济拖入谷底。2016年以来,煤炭困局仍在吃紧,煤炭行业职工收入持续缩水。大力去产能,人员分流势在必行,“人去哪儿”成为首要难题。据了解,2016年山西将退出2000万吨煤炭产能,到2020年前退出1亿吨以上。今后山西煤炭产量将控制在10亿吨以内,“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资源低碳发展”将成为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应对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职工安置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记者近日在山西采访了解到,政府和企业将去产能与安置分流职工同步推进,已取得阶段性实效。外部转岗、内部安置、内部退养和政府托底成为去产能安置职工的主要模式,同时鼓励企业转型转产、创新创业,千方百计保民生、保就业。去产能攻坚战打响以来,山西煤炭行业职工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新华社记者詹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