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中国故事】大兴安岭深处最后的伐木工

发布时间: 2015-03-06 14:25:4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伟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3月2日, 刘国昌和队友们驾驶集材J50特种运输车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国网图片库 王伟/摄

3月2日, 刘国昌和队友们驾驶集材J50特种运输车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国网图片库 王伟/摄

在内蒙古乌尔旗汗林场,有一只用传统的方式伐木的砍伐队,他们顶着零下40多度的低温踏雪采伐。2015年初内蒙古继吉林、黑龙江后将全面停止商业采伐,不久后这些采伐工人将不得不被迫转岗就业。

刘国昌出生于1966年,是乌尔旗汗林场主伐一队的一名伐木工人,1982年年仅17岁的他就进入主伐工队工作,33年间他做过打支工、支杆工、采伐工、集材j50司机也做过清林员,丰富的工作阅历使他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地形和林木分部了如指掌。在林区,由于冬季树木干燥不易返浆,因此每年11月初到来年3月末是主伐季节,在主伐季节老刘和队友们要在清晨6:00起床,6:30准时出发前往作业点进行一天的采伐作业。“山里冷,山下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时候,山里就得零下30多摄氏度,在林子里每年温度最低的时候能达到零下46、7摄氏度,厚厚的棉袄在室外10分钟就会被打透,在室外作业时根本不能停下来否则很容易冻伤”老刘说。

老刘和队友们从早上出发直到中午才能吃上一顿热饭,稍作休整又继续开始下午的采伐作业直到太阳落山才能回到工队宿舍。“小河冻干的时候,就要刨冰,回来化水吃。缺水时,就要从远处用车往回拉冰块了,条件相当艰苦。”刘国昌对记者说。一个伐木工要背15公斤重的油锯,一干就得一天。由于整个采伐期都要住在山里,他们准备了土豆、白菜等便于存储的食物,而饮水也只能就地取材了。

老刘和队友一天在林子里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每天走路近20公里,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周末,这样的生活刘国昌和他的队友们坚持了33年,按每年工作140天计算,33年间他们走过的路达924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2周,作业面积达67744公顷。

为了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休养生息,林业部门不断探索现代林业发展模式,伐木工人的角色也正逐年转变。在采伐队伍里,和刘国昌一样干了大半辈子的伐木工人不在少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虽然大家舍不得这份事业,但他们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新的角色。

1   2   3   4   5   下一页  


 
标题图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