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7】脱下防护服后,你还会认识TA吗?

进入轮岗隔离观察,与一同奋战了14天的战友道别。他们期待下次相遇是在孝感、或者是重庆的大街上,最好是在火锅店里。但是人海茫茫,除了TA的声音,护目镜下确认过的眼神外,在TA脱下防护服后,你还会认识TA吗?记住哦,TA就是这个春天最靓的仔!

【NO.136】我的“抗疫”日记:致敬“逆行”的身边人

大年初二,领导问,是否可以参加抗击疫情的新闻发布会直播报道,我欣然应允。病毒肆虐,相比在武汉一线采访报道的同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身处后方,更不敢懈怠。

【NO.135】封城前父亲连夜赶回武汉 重病女儿看到爸爸哭了

​【NO.134】防疫“双城记”:冬天再漫长也终会过去

2020年春节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席卷全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充满着挑战。春节前夕,怀着激动心情踏上返乡路途回到山东老家,与家人团聚的我在那时并未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全国人民将度过一个可能是毕生难忘的春节。

【NO.133】新冠肺炎期间那些轮岗复工的日子 开始怀念“平淡”的生活

2020年春节,基本上举家定居北京的我“幸运”地没有任何出行计划,本打算今年终于不用值班,踏踏实实过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因为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随后,陆续接到疫情传播越来越严重的消息,原本的外出消遣计划全部取消。

【NO.132】疫情之下的“隔离”生活 幸福背后是无数的无名英雄

我知道社会正常运作的背后,有着无数的人,如那些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一样,他们明知有感染的风险,却没有退缩一步,坚守在岗位上。我明白,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组成了我的小“幸福”。

【NO.131】镜头记录的“寂寞”生活 新冠肺炎隔离防护的那些日子

庚子年初,一种未知的新型病毒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因它而改变,即便是在往常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也改变了它的打开模式。各家各户从团团围坐变成了分别在家“隔离”,为的就是防止这种新的冠状病毒感染更多的人。

【NO.130】叶辉——比精密机器精准十倍的航天研磨师

研磨,这种利用金属间摩擦作用进行的手工加工方法,被称之为钳工中的最高精度的加工技术,靠的就是研磨师的一双手。目前,最先进的机器加工精度只能到0.5微米,而靠着两块铁板和少许研磨砂,叶辉能将精度提高到0.05微米(即50纳米)这已是现在的检测手段所能测出的最高精度。

【NO.129】三峡工程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记一生扎根三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

【NO.128】进击的“糖友”在寻找快乐的路上认真生活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可能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几乎每个人周遭都有糖尿病患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全球每8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而在中国,2017年有1.21亿糖尿病患者,3410万患者年龄超过65岁,患者总数和老龄患者总数都是世界第一。

【NO.127】“轮椅叔”曾付学:爬坡造地7年 荒山变梯田

今年54岁的曾付学,家住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黄龙庙村,2006年外出务工意外受伤,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以轮椅为伴。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中,身患残疾的曾付学被纳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也享受了扶贫搬迁、低保补助等各项惠民政策,但他并没有因为残疾而产生等、靠、要思想,依然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特别是他七年来坚持“爬坡造地”,让荒山变梯田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NO.126】入伍一整年 10位边防女兵的成长感悟

【NO.124】海拔3300米兵站承父遗志 一家两代三人守卫川藏线

新都桥兵站站长马智辉不曾想到,军校毕业后,他会分配到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甘孜大站工作,这是他父亲20年前服役的单位,这条川藏线,也是他父亲牺牲前多次往返和守护的地方。为继承父亲遗志,马智辉和哥哥马敏双双顺利考入军校,并都分配到川藏线沿线工作。

【NO.123】凉山故事:大病之后的脱贫路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改变了四川省凉山州这个彝族贫困家庭的生活,“治疗“还是“放弃”是他们曾经面临的艰难抉择……如今,病人逐渐痊愈,这家人的脱贫之路将继续前行。

【NO.125】贵州80后侗族夫妻返乡创业 将侗族传统手工土布远销海外

1986年出生的侗族女青年杨成兰,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丰登侗寨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村里首个返乡创业、传承侗族传统织布、染布技艺的大学生。2016年3月,杨成兰和丈夫吴方俊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创业,不仅带动当地200多名农家妇女走上致富路,还通过网络平台,将制作的侗族土布远销海外。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