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新闻栏目

【图片故事】肖颖彬:闪耀在手术刀上的“信仰之光”

发布时间: 2014-07-08 16:39:2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郑亮  |  责任编辑: 郑亮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图片故事】肖颖彬:闪耀在手术刀上的“信仰之光”

肖颖彬带领科室骨干查看病人情况。

为了患者多一分生的希望,他总是精益求精,坚持创新之心永不停跳,他说——“对于心外科医生,99分等于0分。稿子可以重写,生命不可能重来啊!”

医学创新,是人类生命科学发展的原始动力。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肖颖彬的创新动力,则源自于对患者的无限热爱以及对祖国医学事业的崇高使命。

2005年,肖颖彬在美国进修时,写的论文《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对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受到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完全可以在国外医学杂志上刊发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但随后导师美国麻省总院的盖斯教授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盖斯教授说:“风心病的发病率在中国更高,你这个研究的受益对象主要是中国人,如果在美国刊发,可能对中国的病人受益较小。”肖颖彬于是放弃了在国外刊发论文,而是选择了在国内发表。有人替肖颖彬惋惜:这下可少了一个评奖的重要砝码啊。肖颖彬却说:“作为临床医生,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开展技术创新,都是以治病救人为目的,都是要能为患者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评职称、图虚名啊。”

肖颖彬认为,要作一名好医生,仅有救死扶伤的精神是不够的,还要有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难关的勇于挑战、对医学高峰的不懈攀登,才能为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3亿,每5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平均10秒就有1人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手术堪称医学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没有创新精神就很难登上技术高地。为把更多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不断创新拓展新技术新途径。

冷晶体液心肌保护法曾经是心脏手术沿用30多年的常规方法,但风险较大,死亡率高。早在攻读博士的时候,肖颖彬就研究冷血心肌保护法用于心脏手术的课题。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用冷血心肌保护法替代了沿用多年的传统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使科室心脏手术死亡率由以前的7.9%大幅降至0.45%。

心脏外科手术,过去一直是在心脏停止跳动、心脏内无血的情况下进行,而手术中心脏缺血、术后心脏复跳等又成为困扰世界心脏外科医生的医学难题。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几家医院先后开始摸索心脏在不停跳情况下的心内直视手术。肖颖彬敏锐地“捕捉”这一前沿,带领团队展开探索研究,并邀请较早展开研究的广西医科大学何巍教授来科指导示范。但由于心脏不停跳,不断泵出的血液导致手术中视野不清,而且术后心脏内的排气很困难。为攻克难题,肖颖彬与团队在1000多次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终于突破了关键技术,创立了心脏同步引流法和“综合序贯排气法”等一系列新技术,解决了手术视野不清、术后心脏复跳难、术后并发脑损伤等难题,此后,肖颖彬与他的团队又将这种技术成功应用到上至80岁老人下到出生才3天的婴儿患者。2000年,他又将这项技术带到海拔3700米的西藏高原,与西藏军区总院的李素芝院长一道成功完成了世界第一例高原上的不停跳心脏手术。目前,在已进行的5600多例此类手术中成功率达98%以上,居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肖颖彬一直朝着勇于攻克疑难病的目标努力,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2000年8月,医院收治了一对出生47天的连体男婴,这对兄弟胸腹相连、肝脏、心脏等多器官融合,这种连体儿分离手术全世界仅成功了2例,国内尚无先例。他和有关科室的专家一道,克服重重困难,苦战12小时,成功闯过了心脏剥离、肝脏分离和胸腹闭合等难关,手术的成功一举轰动了全国,此后又成功完成了2例连体儿分离手术,这3对孩子的家长为了感谢新桥医院,都给他们孩子取名为“新新”和“桥桥”。

2006年7月,一个心脏长在肚皮外的男婴被送到新桥医院,这种心脏畸形程度非常罕见,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五。近50年来,全球报道的手术成功病例不到200例,国内更没有成功的先例。肖颖彬又一次临危受命,带领10余个科室的专家组成联合攻关组,确立了“先进行精心养护、再进行心脏矫治手术”的稳妥方案。经过医院精心护理100多天后,在他主刀下,外露的心脏被放进体内安全位置,这是国内第一例成功完成的复杂异位心矫治手术。这些年,他带领科室先后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高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骑跨”矫治等重大疑难手术,救治了3万多例病人,其中不少是国内外公认的疑难病患者。

在临床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当外科医生,不是每个外科医生都能当心外科医生。虽然带有戏谑成分,却说明心血管外科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挑战性最大的科室之一,被形容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创新必须以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术为基础。肖颖彬常说:“99分等于0分。”在他看来,心脏手术关乎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患者很可能因为你丢失的那1分而失去生命。他说:“稿子可以重写,图纸可以重画,心脏外科手术绝对没有重来的机会,因为生命不可能重来啊!”因此,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严格要求团队成员每天坚持缝针、打结等基本功练习不放松。

医生王伟刚开始一分钟只能打30来个结,肖颖彬认为动作不够麻利,可能会延长手术时间,给病人带来损伤。为此要求他每天练习打结,并将练习的“成果”挂在他办公室门上。一个月过去,肖颖彬办公室门上那一根根打满结的“链子”,形成了一副别具一格的门帘,而王伟在手术台上的动作也越来越麻利,已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科里医生都熟知肖颖彬当初练缝针的经典故事,都曾悄悄在下面模仿练习过,肖颖彬还教大家在柔软易破的餐巾纸上、在小白鼠花生米大的心脏上、在细若游丝的鸡爪血管上练,他自己就连出差在外,也会随身带上一包缝针,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练习。

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为浓厚科室创新氛围,肖颖彬制定了科室学术日计划,要求每周至少选择一项国际医疗新技术、新业务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制定出消化吸收的对策,每位出国参加医学学术活动的医生,至少要带回1-2项前沿技术,每人每年至少提出5个创新建议,逼着大家不断淘汰过时的方法,开展临床技术创新。肖颖彬自己坚持每天挤出1-2个小时学习了解世界医学前沿知识,利用学术会议、出国交流等机会与国内外同行切磋技术,手术多时宁可少睡点也要多学点。他在美国留学期间,为掌握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技术,自费往返波士顿和休斯顿去求教,终于把这项世界领先的临床技术学到了手、带回了国。

肖颖彬把心思、时间和爱都给了患者和事业,却把遗憾留给了自己。2004年,他去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心脏搭桥手术,刚到不久,他父亲突发重病住进医院。考虑到搭桥手术是科室急需引进的先进技术,学习机会又十分难得,肖颖彬在痛苦中选择了留下。没想到,他父亲却猝然离世,肖颖彬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在肖颖彬的办公室,悬挂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防原医学奠基人之一、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程天民教授赠送他的一幅字:“红梅耐寒雪,明珠不染尘。”这,就是肖颖彬——一名深受患者信赖的人民好军医的人生写照。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到

 

/ 16
 
 
 

热点推荐